-
念念手机不离手
课题引领,深耕教育土壤;务实创新,绽放教学之花。为进一步规范、强化课题研究工作,提升课题研究实效,助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,3月17日下午,泰州实验学校举行省市级课题论证活动。
本次活动特邀泰州市教育科学院胡唐明副院长、泰州市教育局电化教育馆顾惠君主任、泰州市教育科学院李小鹏主任、泰州市实验小学丁正后校长、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窦平校长、姜堰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志明主任、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教师发展中心王树妹主任、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教师发展中心朱月萍主任、泰州市城东小学教育集团本部执行校长姜建宇、泰州市大浦中心小学副校长刘晶等多位业内权威专家莅临指导。活动由泰州实验学校副校长陈红云主持,张所滨书记致欢迎词。

活动伊始,胡唐明副院长指出:“人工智能如手机般普及——用多则深,关键在行动!”今年的教育课改全面聚焦“人工智能课堂教学”,强调从概念研究转向实践行动,要求全体教师普及性应用AI工具,将AI融入教、学、评、研、育、管六方面。结合课题研究,胡院长还强调了课例的重要性,要有大量的、系列化的课例来支撑课题研究。本次的课题活动根据学科分为三个会场进行,参与申报的12个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活动。课题主持人依次从课题的问题描述、核心概念的界定、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规划、研究的方法和过程设计、预期成果及具体人员分工等方面做了详细汇报。会场一



会场一进行的是语文课题的论证,刘煜、杨润民、唐晓建、王励莼四位老师分别代表课题组进行了开题汇报。


四位专家在听取汇报后,从多个角度提出了专业建议:一要深化文献研究,精准界定核心概念,如研读原著,完善“叶圣陶教育思想”等课题概念定义;二要明确核心概念间关联性,优化研究设计逻辑,确保目标与内容契合;三要务实推进研究方法与分工,明确课题组成员任务及方法应用。课题研究要追求成果效果化,紧密结合课堂实践,弄清真问题,关注真突破,提升真效能,推动课题高效开展。会场二



会场二进行的是英语、体育、信息技术课题的论证。李婷老师作省级课题《立德树人视角下学校体育整体建构的实践研究》的结题汇报。戴晶、王丽萍、李明华三位老师分别作两项英语课题、一项信息技术课题的开题汇报。



针对体育学科的结题课题,专家们肯定了其研究成果,并提出以下建议:需融入最新政策(如江苏省“215专项行动”),体现研究的时代性;增强实践深度,跨学科主题学习需提供具体案例。三个开题论证的课题也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,它们能够契合教育数字化趋势,提出的AI分层阅读等场景具有创新性;紧扣国家战略,课程体系分层合理;立足新课标,模型设计逻辑清晰。共性的建议是:要强化理论与实践衔接,明确目标与内容对应关系,成果需具体可量化。会场三



会场三进行的是德育、数学课题的论证。两项结题课题由石万平、邓晨两位课题主持人分别进行汇报,金月华、刘艳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相应课题的开题陈述。


专家充分肯定了两个结题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成果,同时建议补充具体数据,避免仅罗列常规措施;需在研究过程中增加具体教学案例及效果评估,针对研究不足提出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等改进方向,建议通过表格梳理研究过程与成果,清晰划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,强化实证数据支撑,提升成果说服力。针对两个数学课题,专家建议明确跨学科类型定位,开发“主题选择—目标设计—方案实施—评价改进”闭环模型,建立学科融合度评估指标;专家提出需突出小学数学学科特征,增加学生视角研究维度,细化概念型、技能型、综合型等不同课型的结构化策略,同时阐明单元结构化与学习进阶的作用机制。行路方能致远,思索助于前行。专家们有高度、有深度的建议为课题组指明了研究方向,明晰了研究思路,增强了课题组把课题做实、做细、做深、做出成效的信心。相信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、学校的全力支持下,各课题组成员将会齐心协力,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与课堂实践的有机结合,再谱科研新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