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举行儿童友好公益行系列活动

泰州 更新于:2025-09-10 11:19
  • 花清水上

    “六一还没到,海陵区的小朋友已经提前把节日过成了连续剧。

    5月22日,罡杨镇幼儿园门口飘出粽叶香,家长和孩子围着长桌手忙脚乱包粽子,谁包得丑谁就被罚唱儿歌。

    镇里陆主任和妇联钱露露提前一周踩点,连糯米泡几小时都写在备忘录。

    比赛结束,泰兴舞蹈协会扛来一卡车书包彩笔,获奖家庭抱着奖品笑得像刚放学。

    现场还支了个法律咨询小摊,律师把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拆成“不跟陌生人走”“被欺负要大声说”两句口诀,孩子背得比乘法表还溜。

    同一天,城东街道把广场变成“儿童嘉年华”。

    舞台上是社区阿姨们排练三周的红色情景剧,台下是套圈、跳房子、绘本交换摊。

    最抢手的是“党建盲盒”——答对一道党史题就能抽一次奖,奖品从跳绳到《十万个为什么》不等。

    一个小男孩抽到恐龙贴纸,激动得满场飞奔,他妈在后面喊“慢点跑,奖品又不会长翅膀”。

    京泰路北马社区的画风更“硬核”。

    律师姚翔、梅旭摆了两张桌子,专门解答“被同桌起外号算不算欺凌”“游戏里被人骂能报警吗”。

    一个六年级女生问“爸妈偷看我日记怎么办”,姚律师把法律条文翻译成大白话:“日记是你的小城堡,爸妈进去得敲门。

    ”女生听完当场给爸妈发了条微信:以后请敲门。

    苏陈镇把课堂搬进了祠堂。

    罗丽娜、胡荷红两位老师带着二十多组家庭玩“孝道剧本杀”——孩子蒙眼摸长辈的手找妈妈,摸到皱纹最多的那位赢。

    祠堂外,非遗鼓儿书艺人敲起小鼓唱《岳飞小时候》,底下小孩跟着节奏摇头晃脑,比听网课精神十倍。

    活动结束每人领到一个“孝心存折”,存的不是钱,是“今天帮奶奶捶背一次”之类的小任务。

    别以为这就完了。

    海陵区今年偷偷上线了“儿童友好数字地图”——微信小程序点开,附近所有亲子活动、心理咨询、安全驿站一键导航。

    家长群里有人实测:输入“情绪崩溃”,地图立刻跳出三个免费心理辅导点,还能预约“妈妈喘息日”托管服务。

    更夸张的是“安全守护计划”,部分小学门口装了AI摄像头,识别到可疑逗留人员直接推送警报到保安手机,比班主任发通知还快。

    最扎心的是专项基金。

    区里拉了十几家企业凑份子,专门给“没人说话的孩子”请心理咨询师。

    一个三年级男生爸妈长期在外地,以前每天放学对着作业本发呆,现在每周能去“小树屋”画房树人测试,老师说“他画的树开始有叶子了”。

    有人吐槽:“搞这么多花里胡哨,不如多发两张试卷。

    ”但数据打脸——去年海陵区儿童意外伤害率下降37%,校园欺凌举报量减半,亲子阅读时长从人均每月1.2小时涨到4.5小时。

    一个卖包子的老板最有发言权:“以前六一送儿子奥特曼,今年他非要拉我去听鼓儿书,听完还知道岳飞他妈在他背上刺字,比我会教育。

    活动结束那天,罡杨镇幼儿园门口贴了张手写海报:“粽子可以漏米,童年不能漏爱。

    ”歪歪扭扭的字,估计是哪个小朋友写的。

    路过的大人看了笑,笑着笑着又有点鼻酸——原来公益不是捐钱走人,是把“被看见”这件事,做得足够具体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