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9228638444383
“盐城、淮安、泰州,江苏也有收缩城市?”刷到这条热搜的人,多半心里咯噔一下:老家上榜了?
别急着骂榜单。
打开卫星图,盐城的新区像一张摊得过大的饼,2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亮得晃眼,可一到晚上,大片小区只有零星的灯。
高架桥修得比南京还气派,跑十分钟都遇不到第二辆车。
数据更扎心:20年前盐城800万人,现在660万,还在往外流。
年轻人嘴上说“回家考编”,身体却很诚实地挤进苏州、无锡的出租屋。
市区房价曾一年涨60%,全国第一,如今停工的塔吊像一排排生锈的问号。
有人不服气:马路宽、商场大、高铁站也气派,怎么就收缩了?
答案很简单——这些钢筋水泥没长出足够多的饭碗。
盐城最大的产业名片还是“丹顶鹤”,能养活摄影师,养不了毕业生。
最魔幻的是,城南的新盘开盘时号称“上海后花园”,现在成了“电瓶车都嫌远”的鬼城。
中介朋友圈从“抢到就是赚到”变成“首付分期,送车位”,配图永远是同一片灰蒙蒙的毛坯楼。
那淮安、泰州呢?
榜单没细说,但逻辑差不多:人口走、产业弱、房子多。
江苏人一直骄傲“散装十三太保”,可再富的省也架不住几个小弟同时失血。
想留在盐城的人怎么办?三条路:
1. 考编上岸,竞争比苏南还卷,但起码稳。
2. 去大丰、东台的化工园,月薪六千,倒班三年攒个首付。
3. 学个新能源维修、风电运维,盐城的海上风电装机全国第一,技术工缺口大,就是得爬百米高的风机,恐高慎入。
别指望再来一轮房价暴涨。
盐城上一轮靠棚改货币化,拆出来的购买力已经透支。
现在买房,盯紧学区、医院、菜市场三件套,其他概念听听就好。
最后说句不中听的:城市和人一样,虚胖不是强壮。
高架再多,没人跑就是景观柱;楼再高,没灯就是水泥森林。
盐城想翻身,得先让年轻人有理由留下,而不是只有“家乡滤镜”。
